人参的起源与分布

  人参也称“人衔、鬼盖、玉精、神草、地精、土精、孩儿参、棒棰”等,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人参生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人参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吉林省栽培人参面积最大。

  吉林省长白山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参的天然产区,生长在吉林省长白山脉的长白山人参,以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功效而享誉海内外。

  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吉林长白山人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批准了“长白山人参”为证明商标。

  人参大约起源于中生代的白垩纪,距今约一亿多年前,是古老孑遗植物。由于第四纪大冰川期的到来,地球气候的变迁和地貌的变化,使人参分布区域大大缩小。目前,仅存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而野生人参只有中国的长白山区、朝鲜的白头山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尚有少量分布。

  我国最早文献记载人参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宰相范蠡(公元前465年)著《范子计然》一书中云“人参生上党,状类人者善”。明确指出了人参的产地和性状。

  汉元帝的黄门令史游著有《急就章》(公元前48-33年)一书,其记事第二十二就载有药名,如黄芩、茯芩、柴胡、甘草、半夏、厚朴、贝母、姜、远志、叅、桔梗、龟骨等。其中“叅”字即指人参。

  我国人参历史上可分为两大主产区,以上党郡(今山西、河北、山东等省)为代表的中原产区,和以辽东(今吉林、辽宁、黑龙江省)为代表的东北产区。

  范蠡(公元前465年)的《范子计然》最早记载了我国人参产地。东汉许慎(公元100年)撰《说文解字》中记载:“蓡,人蓡,药草,出上党。”南朝陶弘景撰写的医药学专著《本草经集注》中也有“人参生上党及辽东”的记载。魏吴普(公元208-239年)所著《吴氏本草》等文献中,均对人参生“上党”有所记载。唐苏敬(公元566-635年)等人所著我国第一部药典《唐本草》中,对当时“太行潞州”所产人参有详细描述,与五加科人参形态相符。据史料证实,上党人参应用历史最为久远,上党即今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太行山区人参由于过度采挖及资源的破坏已告绝迹。

  公元三四世纪辽河流域的鲜卑族建立前燕国即有人参赠与晋朝官吏的记载,唐代以后东北长白山人参便成为向中原进贡的珍品。辽代以后的《契丹国志》《大金国志》等史书都有“女真地绕,土产人参”或“地饶山林,田宜麻谷,土产人参”的记载。至明清时期,东北人参已经取代了上党人参,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仅建州女贞烂掉的人参达十余万斤之多,可见东北长白山人参资源极其丰富。明清的诗文著述中也多次记载了有关人参的形态特征、加工方法、入药等。由此可见,长白山人参至少也有1700多年的应用历史。

  今天,我国栽培的人参主要分布于长白山脉延伸的北纬35°-48°区域,南起辽宁宽甸,北至黑龙江伊春,其中心产区为吉林省的抚松、长白、靖宇、集安、敦化、安图等县(市)。从人参生态气候条件来看,我国的长白山地带及其三江(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一河(新开河)流域是世界盛产优质人参的最佳产区,吉林长白山区人参的栽培面积、单产、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