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禀赋,让位于吉林省南部鸭绿江畔的集安市有了“东北小江南”的美称。从最初不知该如何用好绿色生态资源,到如今从“绿水青山”中挖出了“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之路,让集安市这颗边陲“绿色明珠”愈加闪亮。
改革开放40年,集安人参产业发展起伏跌宕,市场大潮洗礼,人参大戏鲜活生动。站在人参产业发展的历史关口,集安市将向着更高、高远处再出发。
精彩蝶变,集安人参产业升级不断据资料显示,集安人参栽培历史已有近500年。作为中国人参之乡、全国边条参惟一产区、世界最优质人参产区,该市财政收入的31.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参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说,集安可以算得上“人参之城”。作为吉林人参主产区之一,集安的人参素有“国参”的美誉,在古代曾被奉为皇家贡品。
自2017年,集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创建单位以来,该市市委、市政府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创建宗旨,在产业融合、技术集成、绿色发展、提质增效、联农带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如今,集安已发展起完善的人参产业链,让人参产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2018年,产业园内企业承担了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9项,投入研发资金7713万元,产业园区总产值78亿元,人参产业产值64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的82%。
绿色种植,集安人参走上可持续道路集安人参研究所开创的非林地人参栽培技术,破解了伐林栽参与长白山林地保护的矛盾。走进吉林省益盛汉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人参清香。公司负责人介绍:“非林地人参种植完全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山林得以休养。这是人参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该公司拥有有机人参种植面积4000亩左右。“科技是人参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加大创新力度,才能使人参产业更具活力。”目前,集安市已制定修编8项人参国标、行标,取得41项专利,选育4个人参新品种,开发人参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四大系列600余个深加工产品,人参根、茎、叶、花、果全部开发出国药准字号产品。2018年,益盛汉参化妆品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税金4132万元。
“人参产业发展的目的就是让参农富裕。”随着市场的发展,人参产业已不适应参农分散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协会和专业生产合作社,把分散的种参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人参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几年来,集安市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了人参种植的组织化程度。
集安市泰盛参业有限公司人参种植基地共有人参种植面积1100亩,土地都是附近榆林镇向阳村村民的。2018年,公司承包村民的非林地,采取“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方式种植人参。目前,向阳村有60名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并在基地打工,每名村民仅打工的收入就超过5万元。而由于全村村民采取了“集团作战”的方式,向阳村人参基地已成为泰盛参业的拳头产品,经常吸引一些国内外的大企业来洽谈项目。2018年,基地产鲜参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利润200万元。
标准为王,集安人参品质更优“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管理,不能有半点马虎。”在园区毕晓克的人参种植基地,他反复叮嘱合作社社员。今年,毕晓克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已初见成效,这让他扎根园区创业发展信心十足。
目前,产业园已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村委会)+农户”联结机制,现已集聚人参新型经营主体392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人参专业合作社达90个,种植大户21户。2018年12日29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吉林省集安市等20个产业园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科学规划,一核一心七基地促升级2006年起,集安市相继成立人参产业推进组、人参特产业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不断探索推进人参特产业发展组织管理模式,2015年该市市委、市政府成立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后,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重大建设举措,及时解决重大问题。
在集安市人参特产业发展中心基础上,设立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由主管副市长任主任,全面推进产业园创建各项工作。设立集安万资投资公司,负责产业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通化人参产业协会、山参协会、清河人参商会等民间组织作用,传递行业信息、服务人参经济发展。形成了“领导小组+管委会+独立国资开发公司+产业协会”四位一体的组织领导与运行管理工作架构。特别是为强化“一心”(人参交易中心)建设,把开发区管委会整体搬迁到清河镇,全力推进清河人参小镇和人参交易中心建设。2018年,集安市聘请高水平咨询团队,高标准编制人参产业园发展规划,确定“一核一心七基地”产业布局,在太王镇建设人参精深加工核心区,在清河镇建设人参交易中心,在7个镇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科学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着力建设规模化人参种植大基地,培育人参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 (丁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