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有机产业品牌 打造生态转化“抚松模式”

  白山市抚松县积极探索“生态+绿色”发展模式,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不断厚植旅游、人参和矿泉水三大绿色健康产业发展根基,延伸拓展医药、绿色食品和大健康等产业链条,紧跟产业建设步伐,全力创建有机产业品牌,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转化“抚松模式”

  一是重点推进特色资源产业化。积极融入全省医药健康产业走廊、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等战略,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围绕优势资源抓招商引资。依托人参医药、绿色食品等特色资源,精心谋划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产业类项目。借助进博会、东北亚博览会等平台,开展专场推介活动,不断放大抚松的招商影响力。聚焦“北上广深杭”等重点地区和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充分释放《抚松县工业投资优惠政策》《抚松县人参产业投资优惠政策》红利,积极引进九州通医药、盼盼食品等龙头企业落户抚松。围绕产业集聚抓要素供给。结合《长白山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我县《国土空间规划》,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抓好产业平台建设,完善工业园区、经开区配套基础设施。启动实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互联网+”新业态。着力打造吉林抚松森林食品药品产业园区、抚松(省级)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万良人参初级加工园区三个产业平台,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加快推进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抚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规划建设矿泉水园区,为抚松可持续发展增加助力。

  二是大力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和水平。以“二五十百千”工程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松江河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围绕高铁站谋划实施旅游服务区、购物中心项目,全力推进长白山特色产品国际物流展销园建设。启动实施长白山健康产业园区项目,打造高端产业载体。加快推进抚松镇长白山人参文化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以人参文化为主题的广场、街路、社区、校园,在绿化、亮化、美化中突出人参元素。在5个节点镇,围绕产业定位,谋划实施形象提升工程,推动文旅、商旅、农旅、科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万良人参小镇、长白山冰雪小镇、鲁能爱情小镇建设,加快建设鲁能胜地省级“夜经济”载体,打造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等夜经济“网红”打卡地,培育新的消费增长极。围绕旅游路线插点布局,力争打造田园综合体式精品农庄百个、精品民宿千个。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持续提升服务承载能力。着力推动“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完善机场车站、服务站点、景区景点游客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和导视系统。大力推进风景道路、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建设,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三是培育三个全球化区域公用品牌。 深入挖掘人参医药、矿泉水等世界级资源以及生态特色资源潜力,打造百亿级矿泉水产业集群,建设世界人参之都和长白山北药生产基地。一是打造“抚松人参”区域品牌。打造围绕“抚松人参”、中药材精深加工、中草药种养殖三大主导板块,加快将抚松县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医药产业基地。二是打造“抚松矿泉”区域品牌。加强长白山矿泉水水源地保护,突破高端水关键技术研发,高效发展矿泉水产业,探索建立天然矿泉水—专用矿泉水—矿泉水饮料—功能矿泉水循环经济模式;以国际品牌标准推动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建设。三是打造“森林食品”区域品牌。以白山市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建设为抓手,重点开发食用菌、山野菜、林蛙、梅花鹿、养殖野猪、冷水鱼等特色有机食品加工,打造具有白山资源特色的有机绿色生态食品。

  四是探索国际国内多方合作,实现“绿水青山走出去、金山银山搬进来”。抚松县通过与浙江安吉对口合作,共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多方合作机制以及干部交流机制,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等方面携手共建。在安吉经验的指导下,抚松县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的优势,研究“生态+”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学习生态农业、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品牌策划、民宿旅游、标准管理等,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拓宽“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和通道,再通过搭建国际国内多方面平台,实现“绿水青山走出去、金山银山搬进来”。

  一是按照吉林省委“向东向南开放,两翼并进”要求,加快推进“南联东拓北接”进程,扩大对朝、俄等国开发合作,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扩大长白山绿色产品对日本、韩国及其他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出口。二是加快推进抚松县境内开放平台的建设,发挥各类境内外合作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的功能,形成抚松县特有的境内外商贸物流、科技创新、产品加工等紧密联动的合作开放平台。

  五是精心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量,推动农业向绿色、优质、特色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不断强化源头治理,全方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严控高毒有机磷农药使用,全面扩大绿色防控面积。打造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争创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优化利用林地资源,打造标准化、规模化人参种植基地。以“一谷一城”绿色种植授牌基地为龙头,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放大新屯子镇蓝莓、仙人桥镇黑果花楸、抽水乡树莓、兴隆乡无公害果蔬等特色产业富民效应,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化水平。以传奇生态参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引领,带动更多域内企业加入绿色有机联盟。鼓励企业提升“三品一标”水平。加快椴树蜜产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步伐,提升“中国椴树蜜之乡”含金量。加快实施数字农业建设,重点围绕“抚松人参”12条标准,打造人参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业产业信息监管,逐步规范域内农字号产品准入标准。

来源:抚松县生态环境局

吉林省白山市经贸合作暨名优特色产品推介会在京举行

  由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政府与吉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举办的白山市经贸合作暨名优特色产品推介会23日在京举行。来自美丽长白山的名优天然饮品和人参、蜂蜜等189种绿色农林特产以及硅藻土新材料等产品亮相京城,一批医药大健康及民族文化旅游招商项目与投资者见面。其中四方山旅游总体开发、白山市农特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五个项目成功签约。

  白山市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人参之乡”之美称。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森林、矿产、山珍土特产和旅游资源给白山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白山市按照一二三产融合的思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全面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绿色产业格局,积极推动“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白山市市长王冰介绍,地处长白山腹地的白山市水源富集,是与阿尔卑斯山和北高加索地区齐名的世界三大矿泉水富集地之一,目前已有恒大、农夫山泉、娃哈哈、康师傅、天士力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在这里投资兴业。长白山也是东北亚最大的天然药材库,白山市是中国人参核心产区,人参产品蜚声海内外,年产量达1.8万吨。同时生态优美,风景如画,国家级森林公园达6处,地质公园2处,被誉为“生态高地”和“天然氧吧”。

  白山市委书记张志军表示,将以此次北京推介活动为契机,推进大健康医药和文化等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打造中国绿色产业创新高地和大健康服务业基地。生态优美的白山市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独具特色。有抚松新安、漫江等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古城驿站,唐代渤海国遗存长白灵光塔,有渤海国改为定安国之后的皇城国都浑江,满族先民曾在此三度立国、两创盛世。同时这里也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和杨靖宇殉国之地,也是解放战争中“四保临江战役”发生地。目前,白山市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交通网络正在逐步释放,一批百亿级重大旅游项目相继落户白山。

  吉林省政府驻京办主任王立刚表示,驻京办将充分发挥北京的“窗口”作用,积极搭建在京各商协会、校友会等社会民间组织发展平台,鼓励支持为吉林全面振兴做贡献。此次携手白山市政府全力做好在京名优特产品专场推介会,将全面帮助白山市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深入挖掘产品价值,加强对白山产品、项目宣传,努力提升白山城市的知名度。同时积极拉动省外的资金帮助、先进技术的扶持,将省外成功模式和优质产品引进来,通过对接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来自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工商联及部分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以及吉大北京校友会、北京吉林企业商会领导及企业代表参加此次活动。